
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,“5·25”的谐音即为“我爱我”,提醒大学生“珍惜生命♝,关爱自己”。核心内容是💣:关爱自我,了解自我,接纳自己,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👱🏿♀️,提高自身心理素质🙎🏼♂️,进而爱别人🧩,爱社会。

了解5.25
“世界心理健康日”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,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。 2000年,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、学生会倡议,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🐕,并经有关部门批准,确定5月25日为“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”🕉。“5.25”是“我爱我的谐音🙃🐰,对此👬🏼,发起人的解释是: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。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、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。

设定目的
鉴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😌🧚🏻,由此导致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,所以,“心理健康日”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爱自己,珍爱自己的生命,把握自己的机会,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🫴,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🐾,关爱社会🪨🥈。
评定标准
心理学家认为👮🏼♂️,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:
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,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。
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🗃,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⛹🏿,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。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,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🤵♀️,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🔒。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,就要及时地求医,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👨🏽🍼。